8月4日,第十一届国际榛子大会在昌平区开幕,将持续至8月8日。这也是国际榛子大会举办40年来首次“落地”中国按天配资交易,吸引了来自20余个国家的230余名专家学者、行业协会及企业代表等参加。
据悉,国际榛子大会是国际园艺学会针对榛子树种举办的专题性国际会议,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、权威性最强的榛子科研和产业发展会议,每四年举办一次。本届大会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、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和昌平区人民政府作为大会指导,国际园艺学会主办,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、中国林学会、昌平区园林绿化局、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管理中心和中榛(北京)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联合承办。
本届大会主题为“榛子:森林食品和木本油料”,包含了“世界榛子生产现状、市场和贸易”“遗传学、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”“区域化栽培和品种评价”“生理学、生物学研究和繁殖技术”“榛园管理与技术”“病虫害防治”“采后技术和加工利用”“榛子产业和乡村经济”等8个议题。开幕式上,大会以学术会议为主,同步开展了榛子全产业链相关产品展览活动。展览范围涵盖榛子等森林食品和木本油料相关产品,生产资料和相关机械设备,全产业链技术系统,货运、物流和追溯服务,市场服务以及昌平区主要农产品等。
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、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、新疆林业科学院经济林研究所、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展示了本单位在榛子方面的主要技术成果、科普宣传和成果转化示范等工作进展;由河北农业大学作为项目主持单位、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作为课题承担单位的“特色干果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”项目,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层面,展示了项目中期的科学研究、成果转化和产品开发方面的工作进展。
此外,大会还召开了“榛子产业和森林食物资源挖掘与开发利用”圆桌论坛。该论坛从榛子产业发展的角度探讨了“森林食物资源挖掘与开发利用”这一重要论题,邀请了国内外榛子科研专家、坚果产业协会、企业代表等,围绕榛子科研和产业发展现状、未来发展方向、科研成果科普与转化,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议题展开了交流与讨论,为榛子产业发展、榛子产学研深度合作、科技成果高效转化落地、森林食物科普宣传等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。
本次大会在昌举办,将有效促进我国榛子科研水平提高,带动榛子产业发展、品牌建设和国际市场拓展,并充分发挥榛子树种在乡村振兴、“向森林要食物”等国家战略、行业需求层面的重要作用与潜力;同时,将充分展示首都、昌平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风貌,促进国际合作交流和人才培养,引领国内榛子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。
图文
作者:北京昌平官方发布按天配资交易
天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